新華網北京1月11日電(記者余曉潔 吳瓊)
中國海關總署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貿易順差達到2622億美元,同比增加47.7%,貿易順差迅猛增長的趨勢有所減緩。與2007年相比,2006年中國的貿易順差為1774.7億美元,同比增長74%。
海關統計顯示,去年對外貿易總量達到2.1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3.5%。其中,出口1.22萬億美元,增幅為25.7%,同比降低1.5個百分點;進口額攀升至9558億美元,增幅為20.8%,同比增加0.9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2007年第四季度出口增幅減小,進口增長強勁,貿易順差迅猛增長的趨勢有所減緩。去年前三個季度貿易順差增幅為69.4%,12月實現貿易順差226.9億美元,比11月減少了14.2%。
為抑制順差的快速增長,中國政府采取了包括減少出口退稅和限制高耗能產品的生產在內的諸多措施。海關報告稱,事實表明政府抑制順差政策的成效已開始顯現。
專家認為,中國出口放緩是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和政府減少出口退稅等諸多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海關統計數據網在國慶節后發布的報告曾指出,中國進出口貿易逐步回落,并于10月開始出現回落,除了受國內出口退稅政策影響外,美國次級債危機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說:“如果美國次債危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到其消費和就業領域,它將可能成為中國2008年對外貿易的最大不利因素!彼A計,2008年貿易順差增速有望回落到10%左右!暗罱K結果還是很難預測,因為貿易順差的變動取決于很多因素,包括美國次級貸款和整個美國經濟的表現”。
海關公報還顯示,美國仍是中國僅次于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2007年中美雙邊貿易額為3020.8億美元。
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評論認為,人民幣一直被嚴重低估,導致中國對外出口的商品價格異常低廉,形成了價格優勢,從而引發了美國等國的巨額貿易赤字。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貿研究部博士梅新育說:“2008年美國全面進入總統大選期,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聲浪可能進一步上升,對今年可能出現的補貼、知識產權和金融服務方面的貿易摩擦,我們要做充分的估計!
目前,歐盟仍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07年中歐雙邊貿易增長至3561.5億美元,同比增長27%。同期,中日貿易額為2360.2億美元,同比增長13.9%。
中國商務部官員預計,2008年中國的對外貿易額增速將回落至15%,總量可能超過2.4萬億元。 |